經濟觀察網 記者 葉心冉 8月24日,洽洽洽洽食品(002557.SZ)發布2023年半年報。食品今年上半年,中報歌手乃萬在音樂節上單手脫衣甩向觀眾,引爭議后回應:讓大家看一樂呵洽洽食品營收26.86億元,凈利同比微增0.28%;歸母凈利潤2.68億元,潤下同比下降23.80%;扣非凈利潤2.00億元,滑毛同比下降26.93%。利率這是行至洽洽食品過去五年來首次出現中報凈利潤下滑。
Wind顯示,低點報告期內,洽洽洽洽食品銷售毛利率24.52%,食品同比下降4.77%,中報是凈利過去十一年以來的中報毛利率最低點。
8月25日,潤下洽洽食品開盤跌停,滑毛歌手乃萬在音樂節上單手脫衣甩向觀眾,引爭議后回應:讓大家看一樂呵股價33.65元/股,市值蒸發接近19億元。
洽洽食品在財報中表示,2023年上半年,由于春節跨期以及公司節前堅果禮盒備貨較謹慎、葵花籽原料成本上漲等原因的影響,公司營業收入穩中略增,凈利潤同比下降。
瓜子營收下滑 成本承壓
從中報來看,瓜子有些賣不動了。洽洽食品的瓜子業務從去年同期的18.44億元營收下降至18.00億元,降幅2.39%,營收占比從68.86%下降至67.03%。
營收下滑的情況下,瓜子業務的營業成本仍在上升,較上年同期上漲8.25%,導致毛利率下滑7.46%,拖累公司整體毛利率下滑4.77%。
此外,公司第二曲線的堅果品類營收增速下滑明顯。2023年上半年,堅果營收5.33億元,同比微增1.50%。而在2021年、2022年中報,堅果品類的增速分別達到了50.65%、13.88%。
整體而言,洽洽食品上半年的銷售量在下滑,去年同期銷售量9.88萬噸,今年為9.42萬噸,同比減少4.69%。以產品營收來簡單計算,上半年洽洽食品的銷售噸價同比上漲5.17%,但銷售價格漲幅低于噸成本漲幅的11.98%,導致利潤承壓。
上半年,洽洽食品的整體營業成本上漲7.04%,其中影響較大的是直接材料的成本上漲。財報顯示,直接材料由去年的15.30億元上漲至16.51億元,同比上漲7.91%。
過去兩年,受成本上漲影響,洽洽食品曾對產品進行兩次調價。第一次是2021年10月,洽洽食品公告表示,對葵花子系列產品以及南瓜子、小而香西瓜子產品進行出廠價格調整,各品類提價幅度為8%-18%不等。2022年8月進行了第二次調價,葵花子系列產品整體提價幅度約3.8%。
2023年,洽洽食品開局不利,一季度罕見地出現營收、凈利潤的雙降,二季度營收雖然上漲,但增幅也僅有個位數。并且洽洽食品也未在運營管理上進行降本,今年上半年管理費用1.46億元,與去年持平,銷售費用2.58億元,同比增長7.98%。
渠道復雜演變 急尋增量
營收增長陷入停滯,這與消費者的渠道偏好變化不無關系。
國金證券的研報顯示,傳統優勢渠道表現承壓,一方面是商超人流下滑,另一方面是消費力呈現分級和降級趨勢。但公司通過加大與會員店、零食專營等新興渠道合作,彌補大盤銷量下滑影響。
機構尤為關注洽洽食品在以零食量販店為主的新型渠道上的拓展情況,零食量販渠道的拓展進度被頻繁問及。
原因在于,零食量販店成為了新興起的增量渠道。這一點從鹽津鋪子的業績表現中可以明顯發現。今年上半年鹽津鋪子凈利潤同比增長90.69%,對于業績上漲,鹽津鋪子在公告中特別提到公司“與當下熱門零食量販品牌零食很忙、零食有鳴、趙一鳴等深度合作”。
2017年之前,商超渠道在鹽津鋪子的營收占比中超過50%,而在今年上半年,商超渠道的營收占比已經下滑至10.15%,經銷渠道(含休閑零食專營連鎖系統等新零售渠道和其他渠道)的營收占比達到69%。
目前,零售渠道呈現分散化、多元化、細分化趨勢,各新型業態逐漸涌現,線下包括便利店、倉儲式會員超市、社區生鮮超市、零食量販店等,線上包括O2O、生鮮電商等也在發力,復雜多變的渠道對于品牌方的運營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洽洽食品雖未披露具體渠道的銷售占比,但從其向外釋放的信息來看,尋找增量渠道顯得尤為迫切。
一方面,出海成為高頻詞匯。5月,洽洽食品在回復機構問詢時表示,“瓜子未來發展第一個是國際化”,依托公司在泰國的工廠,公司正在布局印尼及東南亞其他國家市場。2023年上半年,洽洽食品海外營收2.35億元,占比8.75%。洽洽食品此前表示,未來海外占比計劃提升至20%-30%。
另一方面,洽洽食品在想方設法拓展餐飲等新型渠道。公告顯示,在進行品類拓展以及特通渠道拓展,已經合作的餐飲品牌有蜜雪冰城、華萊士、海倫司小酒館等。
相較2020年的股價高點,洽洽食品的市值已經蒸發超過百億。
洽洽食品尋增量中。
上一篇:“未成年人模式”關鍵是能落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