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279月CPI今揭曉:油價支撐,漲幅或繼續回升...
- 18:47中印第十九輪軍長級會談:雙方圍繞解決中印邊界西段剩余問題展開溝通...
- 4:14moodytiger啟動全方位開學舒適能量 護航“萌虎歸山”...
- 19:14游客進沙漠頭發突然豎起,迅速開車撤離,專家答疑:跑并非上策...
- 0:18價值千元的“提蟹卡”免費送?廣發卡提醒消費者謹防新型騙局...
- 12:53??????衰???????????????...
- 10:36陳丹霞帶領朝云集團構建核心競爭力,充分鏈接各方資源...
- 23:47又雙叒叕獲大獎啦!公牛無葉風扇燈斬獲產品設計界權威獎!...
- 3:23大熊貓永永:快樂“吃播”不停歇...
- 21:20中央軍委辦公廳印發《軍隊黨內表彰規定》...
- 6:42價值千元的“提蟹卡”免費送?廣發卡提醒消費者謹防新型騙局...
- 3:33王國平:父母好心態 孩子好狀態...
- 2:50德國極右翼政客自稱遭移民襲擊...
- 15:11小米第三代輕薄全能5G折疊屏正式發售 官方首推重磅購機權益禮包...
- 1:20外交部美大司司長楊濤會見“中美經濟二軌對話”美方代表團一行...
- 23:30特朗普卸任后第四次遭刑事指控 或進一步加劇美政治和社會撕裂...
- 8:25好畫質不挑環境,海信U8再度刷新畫質“天花板”...
- 22:59央行開展4010億元1年期MLF操作 利率下調15個基點...
- 6:18氧氣瓶成為“辦公室必備好物” 吸氧比喝咖啡還提神?...
- 2:51北部戰區陸軍第78集團軍某旅緊急馳援舒蘭 首批官兵已到達...
年薪最高50萬
來源標題:新華全媒+|行洪情況如何?物資是新華全媒否充足?天津防汛抗洪熱點追蹤
新華社天津8月9日電(記者邵香云 劉惟真 黃江林)巡堤、河堤加固、新華全媒運送物資……天津行洪工作仍在繼續。新華全媒年薪最高50萬9日凌晨,新華全媒位于天津市靜海區臺頭鎮的新華全媒大清河堤岸兩側一片忙碌,站在橫跨大清河道的新華全媒革命橋橋頭遠眺,水流速度很快。新華全媒
作為海河流域重要的新華全媒泄洪通道,大清河水位持續上漲。新華全媒根據最新測報,新華全媒截至9日上午10時,新華全媒大清河臺頭水位接近6米,新華全媒接近洪水預測的新華全媒峰值,防洪形勢嚴峻。新華全媒
河道行洪、新華全媒提閘泄洪情況如何,物資供應是否充足?天津的防汛抗洪現狀牽動著很多人的心。
8日,天津市公安局警務航空總隊駕駛員在天津防洪重點地區上空監測防洪情況。新華社記者 孫凡越 攝
行洪形勢:峰值臨近,全力守衛
迷彩服被汗水浸濕、舊布鞋上沾滿泥土,剛在大清河右堤巡查一圈的天津市靜海區水務局局長楊金水頂著烈日,風塵仆仆地快步返回一線指揮部。顧不上吃飯,他立即攤開隨身帶著的“三張圖”,研判起現場最新情況。
大清河系洪水調度、靜海區水利工程、蓄滯洪區位置……三張示意圖中的每個點位,楊金水都已爛熟于心。
“大清河是天津防汛抗洪的‘主戰場’之一,在加固堤防的同時,我們也加大了對河道的年薪最高50萬巡查排險力度。”楊金水說,連日來,水利部門“多線作戰”,除了展開抗洪排險與工程技術指導服務之外,還要兼顧全區的水資源調度工作,常常忙得腳不沾地。
2021年秋汛時,大清河臺頭段的最高水位不足5米;而截至9日上午10時,大清河臺頭水位已接近6米,這對于河道較為狹窄的大清河而言,無疑帶來了較大泄洪壓力。
天津市靜海區水務局高級工程師張崇明說,未來7天預計還將有3到3.5億立方米的洪水進入東淀蓄滯洪區。“預計大清河臺頭段將保持在高水位運行8到12天,之后洪水緩慢下降,可能需要兩個月左右退凈。”
為確保洪水安全下泄入海,天津嚴格落實四級巡查機制。天津市水務局35名專家組成技術巡查組,分散堤防現場指導處置問題;靜海區水務局派出17名業務骨干組成流動巡查組,往返堤防薄弱段提供支援;靜海區和西青區組織200余名鄉鎮街道干部組成定點巡查組,確保發現問題第一時間預警處置;中國安能集團派出75名技術骨干,配合定點巡查并提供技術支持。
“目前,由9600余人組成的應急搶險隊伍已在大清河抗洪一線集結完畢,做好了處置突發險情的各項準備,全力守衛大清河堤防安全。”天津市水務局副局長王洪府說。
搶險人員在大清河南堤發現隱患點后及時排查。新華社記者 孫凡越 攝
下泄入海:加密監測,守護安瀾
道道閘門在河面一字排開,這里是位于天津市靜海區與西青區交界處的獨流減河進洪閘,大清河的洪水由此下泄到獨流減河后入海。
水利部海委海河下游管理局獨流減河進洪閘管理處處長張松濤說,海河流域水系從南到北呈扇形分布,具有次級水系分散、河系復雜、支流眾多、過渡帶短、源短流急等特點。被稱為“三河鎖鑰”的獨流減河進洪閘是海河流域中部大清河水系的重要防洪工程,也是獨流減河的首部控制性工程,設計流量為每秒3600立方米。
圖為獨流減河進洪南閘。新華社記者 劉惟真 攝
“進洪閘宣泄大清河系洪水經獨流減河入海,是天津城市防洪的‘南大門’,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張松濤解釋道。
作為防洪工作的“守門人”,張松濤每天不僅要開展工程巡查、設備檢修等工作,還要和上下游、左右岸協調聯系,共同守護海河流域的安瀾。從他口袋兩側分別揣著的手機上,不時傳來急促的電話鈴聲。“近兩周來我始終在水閘堅守,手機就像熱線電話一樣。”他說。
除此之外,管理處還承擔著水位、流量等水情監測的重要職責。“水文監測是個辛苦活。”張松濤舉例說,開展一次流量測驗往往就要花上一個多小時,夏日艷陽灼曬更是難熬。“為了給防汛指揮及堤防工作提供科學參考,我們近期加密監測頻次,及時掌握河道實時動態,守好閘門這道崗。”
雖然堅守一線的張松濤已經掛上了濃濃的黑眼圈,但談起防洪工作,他仍然顯得神采奕奕。
“不同河段、不同部門的工作者都在為安然度汛齊心協力。”張松濤說,相信通過加強觀測、巡堤查訪、加固堤防等舉措,人們一定能夠盡早打贏這場防汛抗洪“保衛戰”。
物資保障:調配有序、供應充足
在天津市靜海區臺頭鎮的交通卡口,一輛輛運送片石樁木、沙石土料的車輛排成長隊,繁忙而有序地將一批批防汛物資帶到洪區。
一線工作的快速推進離不開堅實有力的后勤保障。臺頭鎮申請的編織袋、中國安能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申請的折疊床……在天津市靜海區應急管理局災害救援協調科科長曾田榮的筆記本上,一筆筆“物資臺賬”記錄得清晰而詳實。
“防汛物資需求數量多、點位分布廣,為了提升運轉效率,我們將工作前置,提前測算每個點位所需物資量,直接協調運力點對點運送卸貨,節省了再次分配的時間。”曾田榮說。
曾田榮正在辦公室內工作。新華社記者 孫凡越 攝
“自6月中旬起,我們就開始執行24小時值班制度,隨時響應應急需求、進行儲備工作。”高強度的工作下,天津市靜海區應急管理局副局長王志的嗓音已經沙啞不堪。路上已無喧囂聲,但靜海區應急管理局所在的辦公樓內卻依舊燈火通明。
國網天津靜海供電有限公司緊急搭設電線、布設柴油發電機,在大清河堤防沿線預置131盞照明燈、6輛照明車,保障夜間搶險作業需要;天津市減災委辦公室會同天津市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為各區集中安置點累計調撥39410件救災物資,支持各區開展受災群眾緊急轉移安置等工作……在天津防汛搶險“后方”,還有不少部門也行動起來、協力應戰。
“目前我們正盡最大努力提升大清河、子牙河兩道防線防御洪水的能力,將巡堤查險與封堵漏洞相結合。同時,及時預置搶險物資設備,便于未來開展應急搶險工作。”王洪府說,在工程措施、技術手段、組織體系以及材料設備等物資保障基礎上,相關部門將全力以赴,做好抗洪搶險工作,確保洪水安全下泄入海。
新華社天津8月9日電(記者邵香云 劉惟真 黃江林)巡堤、河堤加固、運送物資……天津行洪工作仍在繼續。9日凌晨,位于天津市靜海區臺頭鎮的大清河堤岸兩側一片忙碌,站在橫跨大清河道的革命橋橋頭遠眺,水流速度很快。
作為海河流域重要的泄洪通道,大清河水位持續上漲。根據最新測報,截至9日上午10時,大清河臺頭水位接近6米,接近洪水預測的峰值,防洪形勢嚴峻。
河道行洪、提閘泄洪情況如何,物資供應是否充足?天津的防汛抗洪現狀牽動著很多人的心。
8日,天津市公安局警務航空總隊駕駛員在天津防洪重點地區上空監測防洪情況。新華社記者 孫凡越 攝
行洪形勢:峰值臨近,全力守衛
迷彩服被汗水浸濕、舊布鞋上沾滿泥土,剛在大清河右堤巡查一圈的天津市靜海區水務局局長楊金水頂著烈日,風塵仆仆地快步返回一線指揮部。顧不上吃飯,他立即攤開隨身帶著的“三張圖”,研判起現場最新情況。
大清河系洪水調度、靜海區水利工程、蓄滯洪區位置……三張示意圖中的每個點位,楊金水都已爛熟于心。
“大清河是天津防汛抗洪的‘主戰場’之一,在加固堤防的同時,我們也加大了對河道的巡查排險力度。”楊金水說,連日來,水利部門“多線作戰”,除了展開抗洪排險與工程技術指導服務之外,還要兼顧全區的水資源調度工作,常常忙得腳不沾地。
2021年秋汛時,大清河臺頭段的最高水位不足5米;而截至9日上午10時,大清河臺頭水位已接近6米,這對于河道較為狹窄的大清河而言,無疑帶來了較大泄洪壓力。
天津市靜海區水務局高級工程師張崇明說,未來7天預計還將有3到3.5億立方米的洪水進入東淀蓄滯洪區。“預計大清河臺頭段將保持在高水位運行8到12天,之后洪水緩慢下降,可能需要兩個月左右退凈。”
為確保洪水安全下泄入海,天津嚴格落實四級巡查機制。天津市水務局35名專家組成技術巡查組,分散堤防現場指導處置問題;靜海區水務局派出17名業務骨干組成流動巡查組,往返堤防薄弱段提供支援;靜海區和西青區組織200余名鄉鎮街道干部組成定點巡查組,確保發現問題第一時間預警處置;中國安能集團派出75名技術骨干,配合定點巡查并提供技術支持。
“目前,由9600余人組成的應急搶險隊伍已在大清河抗洪一線集結完畢,做好了處置突發險情的各項準備,全力守衛大清河堤防安全。”天津市水務局副局長王洪府說。
搶險人員在大清河南堤發現隱患點后及時排查。新華社記者 孫凡越 攝
下泄入海:加密監測,守護安瀾
道道閘門在河面一字排開,這里是位于天津市靜海區與西青區交界處的獨流減河進洪閘,大清河的洪水由此下泄到獨流減河后入海。
水利部海委海河下游管理局獨流減河進洪閘管理處處長張松濤說,海河流域水系從南到北呈扇形分布,具有次級水系分散、河系復雜、支流眾多、過渡帶短、源短流急等特點。被稱為“三河鎖鑰”的獨流減河進洪閘是海河流域中部大清河水系的重要防洪工程,也是獨流減河的首部控制性工程,設計流量為每秒3600立方米。
圖為獨流減河進洪南閘。新華社記者 劉惟真 攝
“進洪閘宣泄大清河系洪水經獨流減河入海,是天津城市防洪的‘南大門’,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張松濤解釋道。
作為防洪工作的“守門人”,張松濤每天不僅要開展工程巡查、設備檢修等工作,還要和上下游、左右岸協調聯系,共同守護海河流域的安瀾。從他口袋兩側分別揣著的手機上,不時傳來急促的電話鈴聲。“近兩周來我始終在水閘堅守,手機就像熱線電話一樣。”他說。
除此之外,管理處還承擔著水位、流量等水情監測的重要職責。“水文監測是個辛苦活。”張松濤舉例說,開展一次流量測驗往往就要花上一個多小時,夏日艷陽灼曬更是難熬。“為了給防汛指揮及堤防工作提供科學參考,我們近期加密監測頻次,及時掌握河道實時動態,守好閘門這道崗。”
雖然堅守一線的張松濤已經掛上了濃濃的黑眼圈,但談起防洪工作,他仍然顯得神采奕奕。
“不同河段、不同部門的工作者都在為安然度汛齊心協力。”張松濤說,相信通過加強觀測、巡堤查訪、加固堤防等舉措,人們一定能夠盡早打贏這場防汛抗洪“保衛戰”。
物資保障:調配有序、供應充足
在天津市靜海區臺頭鎮的交通卡口,一輛輛運送片石樁木、沙石土料的車輛排成長隊,繁忙而有序地將一批批防汛物資帶到洪區。
一線工作的快速推進離不開堅實有力的后勤保障。臺頭鎮申請的編織袋、中國安能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申請的折疊床……在天津市靜海區應急管理局災害救援協調科科長曾田榮的筆記本上,一筆筆“物資臺賬”記錄得清晰而詳實。
“防汛物資需求數量多、點位分布廣,為了提升運轉效率,我們將工作前置,提前測算每個點位所需物資量,直接協調運力點對點運送卸貨,節省了再次分配的時間。”曾田榮說。
曾田榮正在辦公室內工作。新華社記者 孫凡越 攝
“自6月中旬起,我們就開始執行24小時值班制度,隨時響應應急需求、進行儲備工作。”高強度的工作下,天津市靜海區應急管理局副局長王志的嗓音已經沙啞不堪。路上已無喧囂聲,但靜海區應急管理局所在的辦公樓內卻依舊燈火通明。
國網天津靜海供電有限公司緊急搭設電線、布設柴油發電機,在大清河堤防沿線預置131盞照明燈、6輛照明車,保障夜間搶險作業需要;天津市減災委辦公室會同天津市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為各區集中安置點累計調撥39410件救災物資,支持各區開展受災群眾緊急轉移安置等工作……在天津防汛搶險“后方”,還有不少部門也行動起來、協力應戰。
“目前我們正盡最大努力提升大清河、子牙河兩道防線防御洪水的能力,將巡堤查險與封堵漏洞相結合。同時,及時預置搶險物資設備,便于未來開展應急搶險工作。”王洪府說,在工程措施、技術手段、組織體系以及材料設備等物資保障基礎上,相關部門將全力以赴,做好抗洪搶險工作,確保洪水安全下泄入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