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錢逾期被追殺?腎虛而死?警惕!“按鍵傷人”害人害己
互聯網的發展帶來了“跨越時空”的言論自由,但各種網絡暴力也隨之出現,不同于現實中的拳腳相加,網絡暴力對當事人的生活影響和心靈傷害可能更加嚴重。近日,北京互聯網法院發布涉“按鍵傷人”典型案例?!斗ㄖ稳請?...
9月17日,網絡在各地如火如荼開展“網絡安全宣傳周”之際,安全重慶個人信息保護日主題活動也在緊鑼密鼓開展。周系03版要聞 - 第四屆聯合國世界數據論壇成功舉辦活動中,列兩工作人員通過向社區居民集中宣講個人信息保護有關知識,江評詳細介紹什么是網絡個人信息、個人信息泄露的安全方式以及如何保護個人信息等內容,號召大家提高網絡安全意識,周系積極學習網絡保密和安全防護知識。列兩
通過重慶市各區向居民和商戶發放《網絡安全知識宣傳手冊》及相關宣傳品中可以發現,江評這些個人信息保護宣傳結合百姓生活中常見的網絡因個人信息泄露引發的網絡詐騙案例,宣傳普及網絡安全知識,安全提高他們的周系識騙防騙能力,防范因個人信息泄露造成的列兩財產損失,最大限度減少網絡詐騙的江評03版要聞 - 第四屆聯合國世界數據論壇成功舉辦發生。
加強個人信息保護,先要扎緊思想的“籬笆”。不可否認,手機和網絡給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存在著一定的安全隱患,一不留心個人信息就被泄露,生活中也有不少人因為個人信息泄露而不堪其擾,有時候會造成損失。也有人因為個人信息保護不當而造成信息泄露,無意間讓自己成為網絡安全的破壞者,甚至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例如,有些人將社交賬號租借給不法分子,從而犯下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某知名高校畢業生非法獲取大量學生信息建立顏值網站最終被刑拘就是最好的說明。只有每個人注重提升個人信息保護意識,才能共同形成信息保護的網絡體系,減少因為信息外露給社會和個人造成的危害。
提高個人信息保護,須要扎緊行動的“籬笆”。對于個人信息核實,要嚴謹再嚴謹,比如通過網絡購買商品時,要仔細驗看登錄的網址,不要輕易接收和安裝不明軟件,要慎重填寫銀行賬戶和密碼,謹防釣魚網站,防止個人信息泄露造成經濟損失。對快遞單、車票等涉及個人信息的單據要妥善保管,在提供身份證復印件時,要備注用途。在微博、QQ空間、貼吧、論壇等社交網絡要盡可能避免透露或標注真實身份信息。對各種網絡“調查問卷”、購物抽獎活動或者申請免費郵寄資料等更要認真核驗對方的真實情況,不要貿然填寫導致個人信息泄露。針對黑客容易盜取WiFi、專門的APP更要謹慎訪問……在生活工作中對個人信息使用扎緊籬笆,才能不給網絡安全添亂,不為自己和家庭增加麻煩。
除了國家加大信息保護外,每個網民也要增強知網用網能力。每個單位,要真正組織并大力推進“互聯網+學法+守法”行動,提高本單位員工的網絡安全風險識別和自我保護能力,筑牢網絡安全堅實屏障;每個網民也要加強自身的網絡安全能力建設,努力保護個人信息安全,為維護網絡安全貢獻力量。
作者:余夢瑤(渝北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