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黑絲帶”變色的山西事件背后:軍事專家談殲20涂裝問題 今年2月9日,殲-20開始列裝空軍作戰部隊,下載2月16日大年初一,山西事件郭臺銘:若當選將解密高端疫苗采購中國空軍發布新春宣傳片《大國新佩劍護航新時代》,下載展現了殲-20戰機實戰實訓的山西事件畫面。上述兩則新聞都引起了網友的下載熱議,的山西事件確,作為我國裝備的下載首款自主研發的四代機,殲-20一經問世,山西事件其完美流暢的下載外形,卓越的山西事件隱身、機動及超視距打擊能力,下載就令國內一票軍迷為之傾倒。山西事件而其身上的下載一襲“黑衣”,還為它贏得了一個親切的山西事件昵稱:“黑絲帶”。 然而,有細心的郭臺銘:若當選將解密高端疫苗采購網友可能發現了,近幾年來,殲-20機身上的黑色涂裝已經漸漸被銀灰色所替代。尤其是2016年11月1日,殲-20在第11屆珠海航展上首次對外進行飛行展示時,就以銀灰色的涂裝示人。 “黑絲帶”為什么不“黑”了?殲-20銀灰色涂裝的背后,又有哪些講究?帶著問題,近日記者咨詢了空軍專家傅前哨及航空專家王亞男。 黑色涂裝不利于視覺隱身 對于“黑絲帶不黑了”這個問題,專家們是這么解釋的。傅前哨稱,黑色或深灰色的涂裝過去有一些隱身戰機使用,比如美國的F117A,這是世界上第一種隱身戰機,黑色幾乎成為了其代表性的標志,因此很多隱身戰機在試飛的階段往往也喜歡采用黑色涂裝。 但傅前哨同時指出,F117A的隱身性能雖然很好,但氣動效果不佳,機動性很差?!鞍滋烊绻谀恳暦秶鷥缺粚Ψ降膽鸲窓C發現,基本上是跑不了的,而到了夜間,黑色的涂裝則有助于它隱蔽突防,因此,這款戰機只能在晚上出動,白天基本上不用?!?/p> 傅前哨稱,我國自行研發的殲-20、FC—31等隱身技術驗證機或原型機開始時也都選擇了黑色涂裝,但這個涂裝不一定是軍隊標準的或制式的涂裝,而是由飛機制造公司自己確定的。在驗證機階段,軍方對飛機外表的涂裝沒有具體的要求,工廠將其涂成什么顏色都行?!安捎煤谏?,似乎標志著它是一款能夠隱身的第四代戰斗機?!?/p> “黑色的涂裝肯定不是出于戰術目的,”王亞男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從當今世界上來講,主力戰斗機一般沒有涂裝成黑色的?!彼赋?,作為正常的戰斗機,考慮到全天候作戰,尤其以白天作戰為主的情況下,黑色涂裝是很不利于隱身的?!艾F在的戰斗機涂裝的主要目的在于可見光內隱身,在目視的情況下能夠讓敵人能夠盡可能難發現?!?/p> 傅前哨稱,殲-20在原型機的試飛階段需要對其目視隱身的效果進行相應的測試,涂裝改成銀灰色的,是因為它跟晝間天空的背景很接近。他指出,前期的四代機試飛可能需要更多地關注飛機的雷達隱身性能、機動性能、態勢感知能力、武器投射能力等指標,列裝部隊以后,經過相應的實踐,有可能會對影響目視隱身能力的飛機涂裝加以深化研究并進行適當的調整,并最終確定在某一個區域使用時,哪幾種涂裝方案更為科學、更適應戰場環境。 幾何分割式or不規則迷彩式? 從上圖可以看出,三架殲-20的銀灰色涂裝在樣式上也存在差別,其中靠前那架屬于幾何分割式涂裝,后兩架為不規則迷彩式涂裝,二者之間有何區別?孰優孰劣? 傅前哨稱,這兩種迷彩涂裝針對的目的、強調的重點是有差別的。不規則迷彩或馬賽克迷彩是為了讓戰斗機外觀的光學信息特征盡量跟背景接近,這樣使得飛機不太容易被肉眼或光學探測器發現。 而幾何涂裝則是有意把飛機外形“切割”了,使之“變形”,它雖然也能起到一定的不規則迷彩或馬賽克迷彩的作用,但色塊切割的主要目的是迷惑對手,使敵人對它一時半會兒難以進行準確的判斷。 傅前哨舉例稱,有的戰斗機采用不同顏色、不同大小、不同形狀的色塊構成迷彩,即把一個完整的飛機外形通過不同的幾何色塊給切割了,這樣的涂裝很容易給對手造成錯覺,短時間內讓敵人難以分析出看到的是什么目標、什么機型,以遲滯其決策和行動。 他還介紹道,還有的涂裝是在真實的飛機背上或腹部畫一架深色的小飛機,或在前機身的下方畫個座艙蓋,其目的是使敵人在目視條件下判斷其距離時容易產生錯覺,導致判斷失誤。 傅前哨稱,殲-20目前的涂裝有多種方案,到底哪種方案更好一些,需要經過試驗檢測?!暗綍r候選擇哪一種,只有通過大量的試飛、試驗、對抗演練,才能最終確定,而且在不同的地域使用,可能選擇的迷彩方案也不一樣,這些需要進行相應的規范?!?/p> 我軍目視隱身涂裝后來居上 說起涂裝,在軍迷和網友間一直有聲音詬病我國早期部分武器裝備的涂裝在美觀性和科學性上有所欠缺,這其中又以我國曾經的主力機型,被譽為“空中美男子”的殲8-II為代表。近年來,有網友通過P圖,將解放軍的武器裝備與美軍裝備互換了涂裝,穿上了美軍“馬甲”的我軍武器裝備,立刻看起來變得霸氣外露,戰斗力劇增。 盡管這是網上好事者的玩笑之舉,但此次“換裝”無疑將這一問題進一步放大了:即為什么我軍早期的武器,如殲8-II,在視覺效果上不如美軍的武器那么威風、美觀? 傅前哨對此解釋稱,我國過去在目視隱身這方面下功夫研究不夠,與國外有差距,但現在已經趕上來了。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我國空軍的殲-5、殲-6、殲-7均屬于輕型戰斗機,尺寸小、體積小,一般要到很近的距離內才能分辨清楚機型,再加上那時候的空空導彈技術落后,數量也比較少,因此,大部分的空戰還是以近距離纏斗為主?!皬奈覈鴩练揽兆鲬鹎闆r看,目視隱身對當時空中的作戰行動影響不算太大?!?/p> 王亞男稱,我軍剛裝備殲8-II的時候,美軍在涂裝上其實也差不多,美海軍的F-4的機身部分也是純白的,機頭的雷達罩部分也是深褐或者深綠色,這是因為當時對近距離交戰的偽裝強調的不多,技術上也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暗搅?990年海灣戰爭時期,美軍的迷彩化開始呈現出一種標準的制式化狀態,但我們還是延續過去的涂裝,所以那時候中美戰斗機的涂裝看上去反差比較大?!?/p> 傅前哨則指出,隨著空戰實踐的深入,我國對目視隱身開始重視了起來,后來的涂裝從亮色向暗色進行演變。有關部門對某些機種、機型的迷彩涂裝曾做過一些有益的探索,研究出了一些迷彩方案,并針對殲擊機、轟炸機、強擊機等不同的機種、機型制訂了迷彩涂裝的標準和規范。隨著殲-10、殲-11等第三代戰機的列裝,我們在這一塊的工作進一步加強,涂裝顏色基本確定為與天空背景比較靠近的淺灰藍。而進入隱身時代,國產的第四代戰機就需要考慮多個頻段、頻譜的綜合隱身效果了。 至于殲8-II涂裝“不好看”的問題,兩位專家均介紹道,現在的殲8-II系列飛機,已開始向目視隱身的方向進行調整了,已經有一線作戰部隊使用現代化迷彩的殲8-II了。
(作者:汽車電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