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微信公眾號“天津大學”(ID:tianda1895)2月2日報道,微微1月26日,笑傾中央電視臺播出了大型紀錄片《創新中國》第五集《空?!?。刪減3名小學生發現笑氣果斷報警獲獎海洋的微微幽暗深處,孕育著不為人知的笑傾生命。從制造“天宮”到化身“蛟龍”,刪減中國人夢想飛向太空,微微也在努力探索深海。笑傾水下機器人如何迎擊臺風,刪減完成“不可能的微微任務”?在這一集中,天津大學水下滑翔機“海燕”驚艷亮相(34分29秒至41分40秒),笑傾3名小學生發現笑氣果斷報警獲獎徐徐展現中國創造打破國外技術封鎖,刪減在臺風中心完成現場觀測,微微獲得臺風過程中的笑傾海洋精細化參數信息的全過程。天大團隊用科技成果講述“創新”故事,刪減展現轉型與變遷造就的活力,展現新時代中國的自豪與信心。 《創新中國》是一部講述中國最新科技成就和創新精神的紀錄片。全片共6集,內容包括《信息》、《能源》、《制造》、《生命》、《空?!?、《潮起》。該記錄片關注最前沿的科學突破、最新潮的科技熱點,聚焦信息技術、新型能源、中國制造、生命科學、航空航天與海洋探索等前沿領域,用鮮活的故事記錄當下中國偉大的創新實踐。 在《空?!芬患谐霈F的天津大學“海燕”——“混合驅動水下航行器關鍵技術與應用”項目,又名水下滑翔機,是一種基于精準浮力調控的無人航行器、潛水器。由于擁有國際先進的水下滑翔機一直是建成世界海洋強國重要的標志性成果之一,因此美國等國對該技術一直進行嚴密封鎖。但“海燕”既打破了國外對我國技術封鎖的壁壘,也扭轉了我國在某些關鍵技術上受制于人的局面。 “海燕”,器如其名,相比于傳統無人無纜潛水器(AUV),可謂身輕體瘦。它融合了浮力驅動與螺旋槳推進技術,不但能實現和AUV一樣的轉彎、水平運動,且具備傳統滑翔機剖面滑翔的能力(即進行“之”字形鋸齒狀運動)。無論在續航里程、下潛深度以及穩定性等諸多方面,“海燕”都不輸于國外同類產品?! ?/p> 如今,“海燕”率先在我國海洋關鍵技術與示范應用方面“大顯身手”。除了成功應用于“南水北調”水源地水質監測、南海環境調查等國家重大工程和海洋國防建設事業,去年8月份,7臺專門用于觀測臺風的“海燕”水下滑翔機組網協作配合,先后主動迎擊“天鴿”和“帕卡”兩大臺風,是我國首次使用水下滑翔機獲得臺風現場的全過程溫鹽、海流數據,獲得數百個觀測剖面,結合同步開展的其他綜合觀測,這些資料將對臺風研究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 至臺風逼近時,“海燕”們距離臺風“天鴿”中心僅約十公里,實現了臺風路過的全程觀測。在觀測過程中,自動優化并調整航路,在臺風區開展高頻次的剖面測量,獲得臺風下的海洋溫鹽、流速等參數信息?!昂Q唷痹诤团_風搏斗了20多個小時后,成功帶著數據返航,而此次參與觀測的“海燕”水下滑翔機在臺風中工作正常,未受破壞,表現出很強的可靠性與抗風浪能力?!拔倚睦锼闪丝跉?,我知道我們這些‘海燕’滑翔機真正經歷了一次洗禮,在惡劣的海況條件下生存下來?!眳⑴c“海燕”項目研究的團隊核心成員王延輝說。 “打破國外壟斷,我們的技術一直在不斷地進步,并且和發達國家的差距在不斷縮小,這是我們工作最大的樂趣和回報?!焙Q唷眻F隊負責人、機械學院學院教授王樹新說。團隊已經把花費十年研究的“海燕”項目整體搬遷到了海洋國家實驗室,在中國最高等級的海洋科研機構,繼續從事海洋領域最前沿的科技研究。正像紀錄片中所說,“‘海燕’又要出發了,此次目的地是更遠、更深的大洋,它們將同國家實驗室的其他科考隊伍一起,描繪藍色國土的樣貌”。 點擊下方“原文鏈接”,即可觀看《創新中國》第五集《空?!?,追隨天大“海燕”在臺風中心完成現場觀測的全過程。 記者:靳瑩 底圖來源:袁航 責任編輯:楊沄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