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標題:新作《從梭磨河出發》發布,新作阿來:詩情從未泯滅,從梭出只是磨河滅大理洱海4月30日傍晚出現“大號棉花糖”云朵被轉移了
8月19日,“從梭磨河出發,從詩歌開始——阿來詩集《從梭磨河出發》新書分享會”在上海舉行。著名作家阿來、發布《收獲》雜志主編程永新和評論家黃德海相聚思南文學之家,暢談詩歌、阿詩生活與文學。未泯
據悉,《從梭磨河出發》收錄了包括《風暴遠去》《這時是被轉夜》《群山,或者關于我自己的頌詞》《靈魂之舞》等作品。這些詩歌展現了遼闊寂靜的新作高原生活,以真摯的筆觸抒發了阿來對祖祖輩輩世代生活的土壤及大自然的敬畏。
詩歌,不僅是從梭出阿來文學創作的起點,還為其后來的小說創作鋪平了道路,這也是他的小說獨具語言和哲思魅力的緣由之一。程永新在分享會現場感慨,阿來是磨河滅“全能型選手”,他的小說語言準確、漂亮,這與其早年的發布詩歌創作有著密不可分的內在聯系。
本次分享會也是阿詩程永新和阿來繼近期熱播的讀書綜藝《我在島嶼讀書》第二季錄制之后首次線下重聚。
阿來曾在《我在島嶼讀書》中談到,創作第一部長篇小說《塵埃落定》之前,他花了4年時間走進山野,走到人群當中,不斷游歷和考察。未泯大理洱海4月30日傍晚出現“大號棉花糖”云朵“當時是被轉1989年,我30歲,出版了兩本書。中國人常說,三十而立,我開始想,將來還要繼續寫嗎?如果永遠在當下的新作水準上寫作,我寧愿不寫了。那四年,我讀文學理論,書籍告訴我要深入大地,了解文化。”
《我在島嶼讀書》是今日頭條出品的外景紀實類讀書節目,第一季于去年11月上線,今年6月推出第二季。第二季節目上線以來好評不斷,目前豆瓣評分9.1。四位書屋主理人——作家余華、蘇童、《收獲》雜志主編程永新,以及南京大學文學院副教授葉子葉子,攜手莫言、阿來、馬伯庸等13位愛書人齊聚風光旖旎的珠海東澳島,共話書中人生。
和《我在島嶼讀書》節目中一樣,阿來在分享會現場用四川話和普通話朗誦了《撫摸蔚藍面龐》《如何面對一片荒原》。阿來表示,他的詩情并未泯滅,只是被轉移了。亞里士多德在《詩學》中說,詩比歷史更接近于哲學。阿來認為,相比記錄個別的事,詩歌比歷史更具有普遍性,他表示,將把自己未來的寫作帶向更廣義的詩。
8月19日,“從梭磨河出發,從詩歌開始——阿來詩集《從梭磨河出發》新書分享會”在上海舉行。著名作家阿來、《收獲》雜志主編程永新和評論家黃德海相聚思南文學之家,暢談詩歌、生活與文學。
據悉,《從梭磨河出發》收錄了包括《風暴遠去》《這時是夜》《群山,或者關于我自己的頌詞》《靈魂之舞》等作品。這些詩歌展現了遼闊寂靜的高原生活,以真摯的筆觸抒發了阿來對祖祖輩輩世代生活的土壤及大自然的敬畏。
詩歌,不僅是阿來文學創作的起點,還為其后來的小說創作鋪平了道路,這也是他的小說獨具語言和哲思魅力的緣由之一。程永新在分享會現場感慨,阿來是“全能型選手”,他的小說語言準確、漂亮,這與其早年的詩歌創作有著密不可分的內在聯系。
本次分享會也是程永新和阿來繼近期熱播的讀書綜藝《我在島嶼讀書》第二季錄制之后首次線下重聚。
阿來曾在《我在島嶼讀書》中談到,創作第一部長篇小說《塵埃落定》之前,他花了4年時間走進山野,走到人群當中,不斷游歷和考察。“當時是1989年,我30歲,出版了兩本書。中國人常說,三十而立,我開始想,將來還要繼續寫嗎?如果永遠在當下的水準上寫作,我寧愿不寫了。那四年,我讀文學理論,書籍告訴我要深入大地,了解文化。”
《我在島嶼讀書》是今日頭條出品的外景紀實類讀書節目,第一季于去年11月上線,今年6月推出第二季。第二季節目上線以來好評不斷,目前豆瓣評分9.1。四位書屋主理人——作家余華、蘇童、《收獲》雜志主編程永新,以及南京大學文學院副教授葉子葉子,攜手莫言、阿來、馬伯庸等13位愛書人齊聚風光旖旎的珠海東澳島,共話書中人生。
和《我在島嶼讀書》節目中一樣,阿來在分享會現場用四川話和普通話朗誦了《撫摸蔚藍面龐》《如何面對一片荒原》。阿來表示,他的詩情并未泯滅,只是被轉移了。亞里士多德在《詩學》中說,詩比歷史更接近于哲學。阿來認為,相比記錄個別的事,詩歌比歷史更具有普遍性,他表示,將把自己未來的寫作帶向更廣義的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