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TG對戰Hero

來源標題:“絲路青年”青海循化訪撒拉爾故里
身處初次到訪的絲路青年陌生之地,土庫曼斯坦留學生唐一泓卻恍惚覺得回到了家鄉,青海“這里的循化TTG對戰Hero人們住的院子、桌上的訪撒食物、手里的故里樂器,跟我家鄉都很相似,絲路青年尤其聽到他們用熟悉的青海語言跟我對話,一下子覺得又親切又神奇。循化”她說。訪撒
8月4日至5日,故里“歪果仁帶你游青海”第二季走進青海省海東市循化縣。絲路青年外國博主、青海留學生、循化海外華文媒體記者品嘗撒拉宴席,訪撒觀看民族特色歌舞、故里服飾表演,體驗撒拉族口弦制作技藝,探訪當地特色民居,了解撒拉族歷史文化。
圖為“歪果仁”學習體驗撒拉族口弦制作技藝。馬銘言 攝
循化縣地處青海省東部,清清黃河流經全縣90多公里,是全國唯一的撒拉族自治縣和中國撒拉族的發祥地。大約十三世紀初,撒拉族祖先從今中亞土庫曼斯坦沿絲綢之路進入中國,TTG對戰Hero定居于此。
在撒拉爾故里民俗文化園,民族特色舞蹈、服飾秀正在上演。一旁的籬笆樓是當地傳統民居,樓體部分墻面采用喬木、灌木樁桿笆條編制而成,中空墻體冬暖夏涼。不遠處的小院內,雙層木制中式小樓外帶連廊,四方的院子中央種植各類盆栽花卉。
圖為撒拉族特色民居籬笆樓。馬銘言 攝
“在土庫曼斯坦,我們居住的城市靠里海而建,沒有這么多樹木、耕地,”唐一泓說,“但我小時候也和這里的孩子一樣,跟爺爺奶奶生活在一棟兩層小樓中,也有獨立的院子。”
“我在這里看到的民居外墻大多是泥土、磚塊砌成的,”伊朗知名博主普雅說,“在伊朗這種材質的房屋也很常見,巴姆是全球最大的土坯建筑群,只是兩地的建筑風格很不一樣。”
普雅感到,撒拉族和自己家鄉在居所、飲食、生活習慣方面多有相似。“撒拉家宴以各種面食為主食,伊朗也很推崇主食,還有最受歡迎的烤肉串,做法類似只是風味不同。”
圖為“絲路”青年唐一泓(中)、普雅(右)與當地撒拉族交流。馬銘言 攝
院內,撒拉族“師傅”坐在小凳上,雙唇微張,拇指來回翻動嘴邊的簧片,演奏出長短高低不一的曲調。外國博主、留學生圍坐一旁,嘗試動手制作樂器,學習演奏技巧。
據悉,撒拉族口弦是流傳在當地民眾中的一種民間樂器,長不足一寸,重不到5克,是中國最小的民族古樂器之一。演奏時需噙含在口腔內,用舌尖撥弄簧片或手指彈撥,簧片在口腔內振動發聲。2013年撒拉族口弦制作技藝被列入青海省第四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我姑姑也吹奏過類似的馬蹄形樂器,音色也很清脆。”唐一泓說,“但現在,我們幾乎都不會吹奏這種古老樂器了,不像這里的年輕人從小就跟著長輩常常接觸,邊玩邊學。”
當日下午,一行人前往撒拉族歷史文化地標駱駝泉。一泓清泉間,白駱駝石雕像靜靜佇立。外國博主、留學生聆聽傳說故事,了解撒拉族歷史文化。
圖為循化縣內撒拉族歷史文化地標駱駝泉。馬銘言 攝
相傳,大約八百多年前,居住在今中亞土庫曼斯坦的撒拉族先祖東遷,牽著馱有經書和故鄉水土的白駱駝,到達今循化縣街子鎮時,白駱駝走失,后在一處泉眼旁找到,已化為白石??吹酱颂幩梁凸枢l的完全相同,人們便定居下來,這眼泉遂起名“駱駝泉”。
來到中國15年,普雅去過絕大部分省份、地區,“這里以申報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設定傳承人的形式,保護撒拉族的傳統文化,這種做法值得學習。”
據了解,“歪果仁帶你游青海”第二季活動以“相約大美青海·溯源黃河之美”為主題,由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廳和中國新聞社青海分社主辦,中新社(北京)國際傳播集團有限公司青海分公司承辦,中國新聞網作為特別支持單位。
身處初次到訪的陌生之地,土庫曼斯坦留學生唐一泓卻恍惚覺得回到了家鄉,“這里的人們住的院子、桌上的食物、手里的樂器,跟我家鄉都很相似,尤其聽到他們用熟悉的語言跟我對話,一下子覺得又親切又神奇。”她說。
8月4日至5日,“歪果仁帶你游青海”第二季走進青海省海東市循化縣。外國博主、留學生、海外華文媒體記者品嘗撒拉宴席,觀看民族特色歌舞、服飾表演,體驗撒拉族口弦制作技藝,探訪當地特色民居,了解撒拉族歷史文化。
圖為“歪果仁”學習體驗撒拉族口弦制作技藝。馬銘言 攝
循化縣地處青海省東部,清清黃河流經全縣90多公里,是全國唯一的撒拉族自治縣和中國撒拉族的發祥地。大約十三世紀初,撒拉族祖先從今中亞土庫曼斯坦沿絲綢之路進入中國,定居于此。
在撒拉爾故里民俗文化園,民族特色舞蹈、服飾秀正在上演。一旁的籬笆樓是當地傳統民居,樓體部分墻面采用喬木、灌木樁桿笆條編制而成,中空墻體冬暖夏涼。不遠處的小院內,雙層木制中式小樓外帶連廊,四方的院子中央種植各類盆栽花卉。
圖為撒拉族特色民居籬笆樓。馬銘言 攝
“在土庫曼斯坦,我們居住的城市靠里海而建,沒有這么多樹木、耕地,”唐一泓說,“但我小時候也和這里的孩子一樣,跟爺爺奶奶生活在一棟兩層小樓中,也有獨立的院子。”
“我在這里看到的民居外墻大多是泥土、磚塊砌成的,”伊朗知名博主普雅說,“在伊朗這種材質的房屋也很常見,巴姆是全球最大的土坯建筑群,只是兩地的建筑風格很不一樣。”
普雅感到,撒拉族和自己家鄉在居所、飲食、生活習慣方面多有相似。“撒拉家宴以各種面食為主食,伊朗也很推崇主食,還有最受歡迎的烤肉串,做法類似只是風味不同。”
圖為“絲路”青年唐一泓(中)、普雅(右)與當地撒拉族交流。馬銘言 攝
院內,撒拉族“師傅”坐在小凳上,雙唇微張,拇指來回翻動嘴邊的簧片,演奏出長短高低不一的曲調。外國博主、留學生圍坐一旁,嘗試動手制作樂器,學習演奏技巧。
據悉,撒拉族口弦是流傳在當地民眾中的一種民間樂器,長不足一寸,重不到5克,是中國最小的民族古樂器之一。演奏時需噙含在口腔內,用舌尖撥弄簧片或手指彈撥,簧片在口腔內振動發聲。2013年撒拉族口弦制作技藝被列入青海省第四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我姑姑也吹奏過類似的馬蹄形樂器,音色也很清脆。”唐一泓說,“但現在,我們幾乎都不會吹奏這種古老樂器了,不像這里的年輕人從小就跟著長輩常常接觸,邊玩邊學。”
當日下午,一行人前往撒拉族歷史文化地標駱駝泉。一泓清泉間,白駱駝石雕像靜靜佇立。外國博主、留學生聆聽傳說故事,了解撒拉族歷史文化。
圖為循化縣內撒拉族歷史文化地標駱駝泉。馬銘言 攝
相傳,大約八百多年前,居住在今中亞土庫曼斯坦的撒拉族先祖東遷,牽著馱有經書和故鄉水土的白駱駝,到達今循化縣街子鎮時,白駱駝走失,后在一處泉眼旁找到,已化為白石??吹酱颂幩梁凸枢l的完全相同,人們便定居下來,這眼泉遂起名“駱駝泉”。
來到中國15年,普雅去過絕大部分省份、地區,“這里以申報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設定傳承人的形式,保護撒拉族的傳統文化,這種做法值得學習。”
據了解,“歪果仁帶你游青海”第二季活動以“相約大美青海·溯源黃河之美”為主題,由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廳和中國新聞社青海分社主辦,中新社(北京)國際傳播集團有限公司青海分公司承辦,中國新聞網作為特別支持單位。
相關文章
- 新華社北京8月10日電記者陳旭)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北京監管局10日消息,自北京特大暴雨災害以來,截至8月10日上午10時,北京地區車輛因災報損約1.7萬輛,其中超1.1萬輛已完成定損、理賠或預付賠款2023-08-12
- 來源標題:公安部:犯罪分子獲取個人信息數據主要有6種手法中新網8月10日電 公安部網絡安全保衛局警務技術二級總監黃小蘇10日表示,從公安機關偵破的案件來看,犯罪分子獲取個人信息數據主要有“2023-08-12
- 來源標題:星火成炬 | 陌生人,還沒和你說謝謝我們生活中有多少感動是來自陌生人?他們和我們本沒有情感交集,卻在相遇的那一刻選擇釋放善意。一句短短的話、一個不經意的行為、一個暖心的善舉,如同黑夜中的一盞2023-08-12
- 今天起我國全面入汛!各地多措并舉做好這些防汛準備→ 今天開始,全國進入主汛期。今年我國汛情總體形勢如何?一起來看↓ 今年3月17日入汛以來,我國面平均降雨量138毫米,較常年同2023-08-12
- 來源標題:京津“雙城記”唱響新的旋律2023年8月1日,京津城際列車駛出北京南站。新華社記者 張晨霖 攝新華社天津8月1日電題:京津“雙城記”唱響新的旋律新華社記者王建華、李鯤2023-08-12
- 來源標題:湖南水稻“雙搶”基本結束 已完成1907萬畝晚稻栽插央視網消息:記者從湖南省農業農村廳了解到,湖南省的水稻“雙搶”工作基本結束。早稻收割完畢之后,湖南全省已經完成192023-08-12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