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耐德電氣全球供應鏈中國區采購副總裁龔劍峰
經濟觀察網 記者 李曉丹 “截至2023年7月,施耐上下施耐德電氣‘零碳計劃’的德電中國供應商平均減碳21%,全球供應商平均減碳20%。氣龔小說丈母娘的煩心事”施耐德電氣全球供應鏈中國區采購副總裁龔劍峰表示,劍峰根據供應商“零碳計劃”,鏈減施耐德電氣要幫助前1000 家供應商到2025年減碳 50%。碳需同轉在此基礎上,游企業協施耐德電氣還將進一步制定綠色戰略,施耐上下賦能端到端供應鏈和更為廣泛的德電生態圈,實現更全面、氣龔高效的劍峰可持續發展。
為推動供應商減碳,鏈減2021年,碳需同轉施耐德電氣啟動了供應商“零碳計劃”,游企業協小說丈母娘的煩心事通過提供技術指導、施耐上下咨詢服務等方式,幫助全球前1000位主要供應商到2025年將其運營所產生的碳排放降低50%,其中包括中國230家核心供應商。
8月3日,施耐德電氣舉辦了綠色工廠探訪暨施耐德電氣供應商“零碳計劃”發布兩周年活動。參觀團實地調研了施耐德(北京)中壓&低壓電器有限公司,以及施耐德電氣供應商“零碳計劃”的標桿伙伴天津津榮天宇精密機械有限公司。
2021年,津榮天宇通過參與供應商“零碳計劃”,制定了可持續發展的頂層規劃,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比如,基于施耐德電氣的EcoStruxure Power架構,津榮天宇建立了綠色、智能的智慧能源系統,融和地源熱泵、光伏發電、無人值守變電站、能效管控、智慧照明等多項技術,系統性地推進整體節能減碳,僅鋪設自有光伏這一項,預計每年減排達1100噸。到2022年底,公司每億元銷售額的碳減排量降幅已達22.2%。
“自從2021年加入‘零碳計劃’以來,我們建立了可持續發展的頂層規劃和目標,制定了分階段實施的行動路徑。截至2022年底,公司每億元銷售額的碳減排量由2019年的784.6噸降至2022年底的610.4噸,整體降幅達22.2%;按照目標,2025年將實現碳減排量較2019年將會減少50%。”天津津榮天宇精密機械股份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董事長孫興文表示,津榮天宇的目標是到2025年要相比2019年減碳50%,壓力也是比較大的,但津榮天宇一定會在綠色產業鏈方向堅持下去。
2022年,津榮天宇成為首批加入施耐德電氣“減碳大師”項目的伙伴,并且進一步拓展了與施耐德電氣的業務合作。
近年來,中國企業“出海”加速。津榮天宇也開始加快國際化發展,2017年津榮天宇在泰國設立了第一家海外工廠,進軍東南亞與印度市場。
天津津榮天宇精密機械股份有限公司聯合董事、總裁趙紅表示,津榮天宇在進軍海外市場過程中,機遇與挑戰并存,遇到的非常重要的問題就是建立本地化供應鏈,提升當地供應鏈能力水平,此外還需要搭建海外公司的組織架構,這些都是津榮天宇在海外建廠一直在努力提升的能力。
“在這兩方面,作為跨國公司的施耐德電氣給了很多幫助,比如推薦本地供應商、與津榮天宇一起到供應商走訪。針對具體項目,施耐德電氣與津榮供應商一起尋找解決方案,保證項目順利開發成功。” 趙紅進一步表示,津榮天宇作為中國企業,想要融入海外市場的當地文化、在組織管理及人員建設方面需要形成一套自己的管理模式,首先要招聘到合適的工廠管理者和骨干團隊,將總部成熟的運營體制移植到海外公司,同時也要結合本地文化;其次是總部生產技術的強力支持,這樣即穩定了本地團隊又保證了產品質量,進而得到本地客戶認可,獲得業務的拓展。
“未來津榮天宇將繼續完善全球工廠的布局網絡,拓展海外市場,進一步提升公司在核心客戶全球供應鏈中的影響力和市場競爭力,扎根智造,積極為制造強國做出貢獻。”趙紅說。
龔劍峰表示,津榮天宇團隊希望走出去,主動找施耐德來探討拓展海外市場的機會,這對于施耐德電氣增強在各個區域的供應鏈競爭力也起了很大的作用。
據介紹,針對氣候變化挑戰,施耐德電氣做出了中長期承諾:到2025年,實現自身運營層面的碳中和;到2030年,自身運營層面實現“零碳就緒”;到2040年,實現端到端價值鏈的碳中和;到2050年,實現端到端價值鏈的凈零碳排放。
為此,施耐德電氣首先堅持自身踐行減碳,目前在中國的29家工廠和物流中心中,已有17家施耐德電氣“零碳工廠”,15家工信部“綠色工廠”和12家“碳中和”工廠,為產業綠色發展提供了可參考的借鑒。在全球,共有施耐德電氣“零碳工廠”65家。
另一方面,施耐德電氣要打造綠色低碳的價值鏈,離不開供應商的轉型。龔劍峰表示,未來施耐德電氣將進一步強化綠色采購,同時也為供應商提供技術、資源、現場等方面的支持,包括減碳路徑規劃、碳排放統計工具、軟硬件解決方案等,還會為取得一定減碳成果的供應商提供碳排放申報、咨詢認證等機會,與供應商伙伴們共同探索合作減碳的新模式、共同構建綠色供應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