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湖人擊敗灰熊奪賽點
經濟觀察網 記者 周一帆 政策利好組合拳之下,市場上A股市場表現卻有些出乎預料了。跌幅
8月11日,出乎3-1!湖人擊敗灰熊奪賽點兩市股指盤中大幅單邊下行。預料截至當日終盤,政策組合滬指收跌2.01%,拳打創出年內單日最大跌幅,棉花報3189.25點;深成指跌2.18%,市場上報10808.87點;創業板指跌2.33%,跌幅報2187.04點;上證50指數跌2.3%,出乎科創50指數跌2.13%;兩市合計成交7635億元,預料北向資金凈賣出123.37億元。政策組合
盤面上,拳打大金融萎靡不振,棉花券商股持續走低,市場上首創證券(601136.SH)觸及跌停,新華保險(601336.SH)跌超4%;燃氣板塊回調,成都燃氣(603053.SH)等多股跌超5%;光伏板塊持續低迷,金剛光伏(300093.SZ)跌停;信創板塊走低,3-1!湖人擊敗灰熊奪賽點安碩信息(300380.SZ)跌約11%。
與市場表現形成反差的是,消息面上來自交易端的利好信息卻在不斷出現。
8月10日晚間,滬深交易所發布公告稱,為更好激發市場活力,增強交易便利性和通暢性,提升市場吸引力,在充分調研和聽取市場意見的基礎上,將加快在完善交易制度和優化交易監管方面推出一系列務實舉措,包括研究允許股票、基金等證券申報數量可以1股為單位遞增,及研究ETF引入盤后固定價格交易機制等。
在格上財富金樟投資研究員畢夢姌看來,上述政策均有利于便利投資者交易。
“‘申報數可1股遞增’可以解決之前只能整數倍申報導致的部分成交的問題,還降低了投資者交易高價股的交易成本;‘ETF盤后交易’既能降低大額交易對價格的沖擊,又能延長交易時間,便利投資者交易,將提高市場的流動性。”其告訴記者。
政策組合拳
具體來看,滬深交易所于8月10日晚間發布的公告主要包括三方面內容。
其一是研究允許主板股票、基金等證券申報數量可以以1股(份)為單位遞增。目前滬市主板股票、基金等證券的申報數量應為100股(份)或其整數倍,交易所擬調整為100股(份)起、以1股(份)為單位遞增。
其二是研究ETF引入盤后固定價格交易機制。該機制不僅可以滿足投資者在競價撮合時段之外以確定性價格成交的交易需求,也有利于減少被動跟蹤收盤價的大額交易對盤中交易價格的沖擊。
其三則是優化交易監管。交易所表示,將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原則,平衡好保持交易通暢和打擊過度投機,保障市場功能有效發揮。
有業內人士認為,相關交易機制的調整有利于降低投資者交易高價股的成本,便利投資者分散化投資,提高投資者資金使用效率,降低基金管理人的投資管理難度、降低產品跟蹤偏離度,對股票、基金等市場的活躍度和流動性起到積極促進作用。
實際上,從政策層面來看,自7月24日政治局會議提出“要活躍資本市場,提振投資者信心”之后,包括滬深交易所在內,證監會、北交所、中金所、中國結算等部門、機構均陸續發聲,表示將多措并舉,從投資端、融資端、交易端等方面綜合施策,呵護資本市場。
就在上周的8月3日,中國結算表示,為配合貨銀對付改革落地實施,擬自2023年10月起進一步降低股票類業務最低結算備付金繳納比例,將該比例由現行的16%調降至平均接近13%。
而在稍早的7月28日,證監會也聯動北交所,起草《北交所做市特別規定》,適度調整做市券商準入條件,擴容做市商隊伍,進一步促進流動性與市場參與度。
此外,中金所亦在近期發布2023年中長期資金風險管理計劃,該計劃自2023年8月1日起正式實施,旨在凝聚市場各方合力,提升機構投資者尤其是中長期資金參與金融期貨市場質量,進一步拓展金融期貨服務國家戰略和實體經濟的廣度和深度。
打在棉花上?
值得關注的是,盡管監管層近期已發布多條政策利好,但從市場表現來看,這套組合拳卻仿佛打在了棉花上。
從8月11日收盤表現來看,兩市各大指數全部收跌超2%,下跌個股超4400家,被稱為“聰明錢”的北向資金凈賣出超120億元。
“北向資金的流出會對市場信心造成影響,導致A股市場的資金面受到沖擊,從而加劇市場波動。”畢夢姌表示,“北向資金已連續多日凈流出,究其原因,有多方面因素。首先國內的內需提振仍需繼續加強,7月的各項經濟數據雖然亮點較6月多了一些,但主要數據仍處于底部區域;而在國外方面,美聯儲加息預期仍存,流動性的問題依然沒有徹底解決。”
對此,一位資深投資者陳先生亦對記者表示,近期市場久攻不下,成交量逐步萎縮,同時上證指數在7月24日有跳空缺口,從“逢缺必補”的經驗來看,今日大幅下跌也不意外。
“除此之外,人民幣持續貶值,北向資金連續多個交易日外流也是原因之一。此外,政策方面,盡管證監會近期發布不少利好,但和市場期待的仍有預期差。”陳先生直言稱。
實際上,部分市場觀點也認為,近期監管層發布的政策和市場期待的T+0試點、限制大小非減持、設立維穩基金等利好存在一定落差。
中國資本市場研究院院長吳曉求8月11日亦公開表示,活躍資本市場的根基來自投資者信心,不贊成改變交易制度等治標不治本的辦法,還表達了要靠注冊制機制推選出高質量上市公司和引入增量資金的觀點。
“近期市場在政策的陸續發布下經歷了一波小高潮后,情緒有所下降。疊加醫療反腐短期對情緒面造成的沖擊,上周醫藥股領跌,短期可能對板塊估值有壓制。不過長期來看,醫藥反腐有望進一步扭轉醫藥醫療行業的不合理競爭,利好行業的長期健康發展。從全市場來看,目前政策從發布到真正落地還需要一些時間,在經濟真正恢復之前市場或將持續保持震蕩。”畢夢姌稱。
在資產配置的重點上,畢夢姌認為,目前可以關注政策支持的相關產業,如高層會議所帶來的相關題材的交易性機會,包括“地產鏈”的修復性機會、以及“活躍資本市場”之下券商行業的修復行機會等。
創金合信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師王婧則向記者表示:“市場目前再度進入縮量、快速低位輪動時期,缺乏主線,觀望情緒較為濃厚,部分投資者對于穩增長政策的意愿和力度產生分歧。我們認為,穩定房地產市場和活躍資本市場的政策定調已明確政策底,在等待落地的過程中,市場可能會出現波動,建議投資者逢低配置,耐心等待。”
招商證券分析師鄭積沙亦在研報中認為,預計相關政策還會持續落地。包括但不限于廣泛吸引更多資金入場(長期、短期、外資、內資),平衡股票供給,進一步降低交易成本(稅),放寬券商杠桿約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