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全球奇珍是行丨古絲綢之路的重要通道,也是駝鈴為什么三星全球銷量第一,在國內卻賣不動?絲綢之路經濟帶上的重要節點。新華社“一帶一路全球行”報道團在這里透過珍貴文物,悠悠探尋古絲綢之路上中外商貿往來、絲路文化交流的鑒往繁華盛景。
在寧夏博物館,全球奇珍一件件見證了古絲綢之路上文化交流交融的行丨文物,靜候參觀者的駝鈴到來。國寶級文物石刻胡旋舞墓門便是悠悠其中之一。
石刻胡旋舞墓門由兩扇石門組成,絲路門扇正面鑿磨光滑,鑒往用淺浮雕手法分別刻畫了一位矯健奔放的全球奇珍男性舞者,兩人都手舉長巾,行丨熟練地揮旋舞動。駝鈴為什么三星全球銷量第一,在國內卻賣不動?四周淺浮雕卷云紋,使舞者猶如騰躍于云氣之中,形成流動如飛的藝術效果。胡旋舞是西域的一種舞蹈,經絲綢之路傳入中原,盛行于唐。寧夏博物館副研究館員母少娟表示,石刻胡旋舞墓門不僅將史料中記載的“胡旋舞”以實物形式展現,也為粟特人沿絲路一線徙居寧夏的事實提供了佐證,這是絲路文化的結晶,也是民族遷徙與融合的體現。
在寧夏博物館“絲路重鎮”展廳的重要位置,陳列著國寶級文物鎏金銀壺、凸釘玻璃碗的復制品,其重要性和獨特性不言而喻。這兩件文物的真品作為鎮館之寶, 現藏于寧夏固原博物館。
鎏金銀壺有何特殊之處?這件波斯王朝的酒具,是在薩珊時代的巴克特里亞地區制造而成,距今已有1500年歷史,壺身上的雕刻以連環畫的形式講述了希臘神話故事里的內容?!蚌探疸y壺整體造型融合了波斯薩珊金銀器風格、希臘風格和巴克特里亞當地元素?!睂幭墓淘┪镳^副館長張強介紹,在現階段出土文物中,鎏金銀壺不僅在中國只此一件,在世界現存的薩珊金銀器中亦屬罕見。
不同于我國古代的鉛鋇玻璃,這件出土于寧夏固原的凸釘玻璃碗的材質是鈉鈣玻璃,是經絲綢之路遠道而來的“進口貨”——波斯薩珊王朝玻璃制品。據張強介紹,這只玻璃碗體現了薩珊玻璃器形和紋飾上的獨特風格以及精湛的磨琢工藝,是我國出土的薩珊玻璃器的代表,說明當時西方玻璃器經絲綢之路輸入中國,也反映出固原作為絲綢之路東段北道的必經之地,在當時國際商業貿易和文化傳播中的重要地位。
絲路駝鈴悠悠,回望歷史深處,西去東來的精美器物,有些在中途停住腳步、棲身千年、留名于世。它們見證了古絲綢之路的興盛和東西方文化交流的繁榮,為研究中國與絲路沿線國家之間的貿易、文化交流提供了重要依據。
策劃:齊慧杰
監制:胡國香
終審:何莉 張越
記者:任瑋 盧鷹 陳倩
設計:聶毅
編輯:譚慧婷 馮筱晴 牧小湘
圖片素材:寧夏博物館 寧夏固原博物館
學術指導:寧夏博物館副研究館員 母少娟
寧夏固原博物館副館長 張強
來源:劚山覓玉資訊網